“奇萊北壁下屏風山”是納入口袋的行程,但一直都沒有付出行動。某次在加里山山頂,山友們提到想走奇萊北壁下屏風山,談呀談的…莫名組成一 團“加里山之友”「奇萊北壁下屏風山」行程。
奇萊北壁下屏風山需二地接駁,在為接駁車傷腦筋之時,徐哥提議可以從鐵線吊橋轉古關原,沿合歡舊古道上石門山,走個「奇萊北壁下屏風出石門山」行程,如此就可以解決接駁車問題。
奇萊北壁下屏風出石門山,屏風山下到鐵線吊橋營地轉走古關原,橫渡立霧溪後沿石門山東稜爬升回到石門山,這條路線非傳統路,需要有航跡及有經驗者帶領較為安全。2021年12月走過「石門山東稜下立霧溪訪古關原」,從古關原到石門山這段路略微熟悉。
出發前,氣象預報受東北季風影響,行程三天裡都有午後陣雨,而此行隊友們幾乎是高山百岳新手,擔心他們不能適應高山多變的天氣,詢問參加意願,隊友們仍能接受這不優的天氣,決定如期出發。
10/21日 奇萊山登山口→黑水塘山屋→成功堡山屋→奇萊北峰三叉營地【宿】
這次隊員有10位,分三組出發,我與4位山友先找民宿住一晚,做個高度適應;另一山友自行開車選擇車宿;另一組選擇當天凌晨2點頭份出發。約定早上6點在合歡山旅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會合,我們先將一台車放在石門山登山口前停車場,約5︰20來到旅遊中心停車場,慶幸停車場還有二個車位可停。
停車場整裝,自行開車的小楊到達停車場,告知身體不舒服,考量攀登途中的安全,這趟行程既不參加,陪我們走到奇萊山登山口。
早晨的合歡山,雖然天空罩著厚雲層,而東邊仍有滿滿的雲海,這壯觀雲海景,帶來信心。
奇萊登山口,小楊陪走到這裡,雖然不能同行,團拍還是要入鏡的。
06︰02 奇萊登山口出發。望奇萊北峰、屏風山稜線,冉冉昇起的朝陽,展現奇萊山晨光之美!
厚雲層裡漸漸露出頭的奇萊北峰,期盼能雲開霧散,給個好天氣!
08︰42 成功堡山屋,溪溝平坦地都紮滿帳篷,山屋只見2位協作。達哥說他之前來奇萊山時,成功堡山屋還是舊堡,達哥…您的高山真的封太久了!
09︰07 離開成功堡山屋,沿乾溪溝而上。
多年沒走奇萊線,太管處在落差大的地形皆架有鋁鐵,讓攀爬更加安全。
09︰45 一路爬升,在出森林前一處空地午餐。10︰24 飽足後續行。
達哥~登山前輩,高山近20年沒走,平時只有在加里山山域內走動,看他背的鋁架,既可知道他的登山史!
上稜途中,天氣越見不優,天空開始飄下霧雨,心裡想或許上到稜線天氣能變好些。
11︰27奇萊北峰三岔營地,來到營地雨勢暫緩,趕緊搭帳。
原安排走奇萊主峰,但因天氣不好,大家放棄走主峰。徐哥說,這次隊員幾乎是初次登奇萊山,所以要讓他們體驗一下高山取水。
男士們冒雨出發,往奇萊山屋下溪取水,這段時間斷斷續續降下不小的雨,淒風苦雨下切取水的經驗,肯定讓他們難忘。約近14時,男士們取水回來,速速躲進帳篷裡。整個下午雨勢間歇性下著,沒辦法出去走動,只能各自窩在帳篷裡,直到天明。
10/22日奇萊稜線營地→奇萊北峰→大門牙→屏風南峰→屏風山→松針營地→古關原營地【宿】
整夜霧鎖山林,半夜起來上廁所,走出帳篷突然被水鹿叫聲嚇到,白茫茫的一片,沒看見水鹿在帳篷周邊,這麼一嚇,睡意完全嚇走!一夜不太理想的天氣,徐哥想若早上起床天氣還是很差,那就不走北壁下屏風,改走主、北峰。清晨起來還是晨霧迷漫,但沒有雨,那就按表操課。
06︰45 奇萊北峰,標高3607公尺,一等三角點,煙籠霧鎖。若是好天氣,足可飽覽四周壯闊的百岳山容。仰頭望穹空,偶爾雲開見藍天,但瞬時又披上厚雲衫,好期待雲層降低給個大藍天!
等不到雲開霧散,扛起背包,續往北壁。
老天爺有聽到我們的祈求,披雲霧睹青天,藍天乍現景物皆變美了!
霧散了,往奇萊東稜的箭竹草坡路,清晰可見!
卿卿呢語…情人岩!
北壁第一段拉繩區,霧氣茫茫,能見度低,仍能感受到崖壁段的危險性。
下北壁經過一段風化碎岩地形路,轉近樹林後又接上岩石地形。
走出樹林,峭麗突拔的雙塔、大門牙巨岩聳峙於前。
08︰14 大門牙回望隊友們。
厚雲裡透看浮沉於雲海中的佐久間山及立霧主山。
原是霧氣飄迷的天空,雲氣倏忽散開,藍天乍現,賜給藍天版的大門牙壯觀景致!
大門牙後馬上遇見的難題,往下走必需鑽過狹窄的石縫洞,鑽石縫大背包肯定卡包,採人包分離,感謝徐哥、小溫協助隊員們通過石洞。
穿出別有洞天的石縫!
山壑煙霏霧集,沒有一覽無遺豁朗景,風拂雲集,偶聚偶攏也是美!
奇石。
回望巨磊石~雙塔、大門牙!
出樹林,下切一段山岳傳說中的“奇萊北壁小死亡稜線”,沿山壁橫渡碎石坡,感覺地形有些破碎,但踩點還算穩定。
犀牛石
望合歡山~我們是從對面走過來的!
一山越一山,我們要越過眼前的山頭,到最尾端的屏風山。
花蓮上空,即便是露出一小片的藍,那片藍天足以讓人心歡喜!
10︰43 屏風山南峰下營地,午餐。達哥拿出一包貢丸分享,每人都分有兩顆,還說晚上有香腸可烤,看他的鐵架包,如多拉A夢,藏有好多食物。
11︰31 離開營地。
11︰55 屏風山南峰,無基石,周邊副地可以紮營,算是一個不錯的營地。
12︰05屏風山南峰,拍完照後既離開,因為還有漫長的路程要走!
鐘塔前石瀑攀爬區。
眺望鐘塔,北壁的經典地形之一,兩座巨岩中的繩索,我們要從聳岩間攀越而上!
13︰07 屏風山中峰岔路,沒有造訪,腰繞續行。
午後雨還是落下了,距離屏風山還有一段路程,眼前的箭竹草坡,將要面對泅游箭竹海的苦戰。
13︰29 屏風山舊路稜線岔路,早期新路尚未開闢時,是從合歡金礦上來屏風山的舊路。
屏風山稜線看天池,水質不優。
14︰07 淒雨中游過漫長的箭竹海來到屏風山,一身濕漉漉的,似從水裡撈起來般。
屏風山,標高3250公尺,三等三角點,編號6378,原有基石已失,近期山友重置新基石。
14︰15 離開屏風山。
16︰45 屏風山巨木群。
秋意漫漫的塔次基里溪,過溪上個小坡抵屏風山屋、松針營地。
17︰05 屏風山山屋。放下背包休息,見山屋旁一群黃喉貂覓食,山屋周邊營地已被黃喉貂佔據,營地的安全性令人堪憂!
眼看天色漸漸暗沉下來,著燈離開山屋。17︰33鐵線吊橋營地,不過橋,順著營地後方轉進樹林。古關原非傳統路線,走在黑暗的樹林裡,原本路條就少(比之前走時多),不易找路,只能依賴航跡。有隊員已體力消盡,走偏修正時也不敢冒然取捷徑路,只好尋找較平緩易走的路。
18︰54古關原渡口營地。行程計劃是要過溪到對岸沙洲營地紮營,但過溪後找不著營地,沙洲已長滿高大植被,眼看時間已不利再找營地,經過一天的長征,山友們也累了,決定折回對面渡口營地。19︰21到達營地,紮好營,大家都累了,晚餐後早早進帳篷休息。
10/23日 古關原營地→石門山→石門山登山口【賦歸】
今天要重裝從溪底(1994公尺),循著石門東稜合歡舊道爬回石門山(3237公尺),需爬升約1240公尺,這段路是走在原始的山徑中,對幾位隊友較有挑戰性的。06︰08離開渡口營地,下溪脫鞋過溪。
過溪抵對岸,岸邊沙洲樹又高又密,完全找不到入林點,也找不到預定要紮營的沙洲營地。過溪後再往上游走約50公尺再橫過支流。
樹林上切點,換回雨鞋。
從溪底上到樹林,有明顯的駁砍疊石,是否是太魯閣戰役討伐營地遺址。
寬稜平坦地,休息,這裡有網路,是個網咖點。
樹幹上明顯熊爪痕跡,說明這裡有熊出没。
爬升中透過樹林,可以看見台8線及重機車聲音。
高聳鐵杉下的箭竹密林,循著路條穿梭於密林裡,偶時也會走到沒路條之徑,仍需要核對一下航跡。
大石壁…!
大崩壁,可眺望奇萊北峰。
樹洞,走到這裡,再鑽一段箭竹就可以出樹林囉!
12︰40 走出樹林,迎接而來是開闊的箭竹草坡,出林後循左側稜線爬升。
回望~我們是從雲哪兒山頭走來的!
石門山頂的山客,看見我們重裝從山腳下走來,肯定有許多疑問?
13︰25 石門山。
13︰36 石門山…下山囉!
13︰47 回到石門山登山口停車場,結束3天奇萊北壁下屏風出石門山行程,雖然偶有雨陪伴,但也讓我們體驗到另一種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