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門山東稜下塔次基里溪訪古關原,原是一條乏人問津的冷門路線,近期山友開團踏訪,逐而成為一條熱門的路線。這行程有山友規劃二天一夜;也有採一日完成。此行我們規劃採一日行,從石門山東稜→塔次基里溪→古關原→屏風山鐵線營地→紅豆坡岔路→屏風山新路→屏風山新登山口(台8線111.2K)。
12/11日 4︰30苗栗出發,7︰36石門山登山口起登。
07︰57石門山,標高3237公尺,團照記錄。
石門山左側下切,走一小段後,箭竹路徑變的不明顯。這段箭竹草坡路,沒有布條,必須對照航跡,抓大方向前進。
望合歡東峰。
切入樹林,進入樹林後既有布條,跟著布條方向前進。
箭竹林內的捕獸夾。
大樹洞。
走在高聳杉林間,穿梭箭竹林,仍有明顯的路底,這應該是日據討伐行軍的路徑。
杉林下綠毯地。
大岩壁
這裡的山徑,有穿不完的箭竹海,偶時布條會消失在箭竹叢,仍需要比對一下航跡,避免偏離。
一林筆直杉木,一棵凸圓樹身,伙伴們笑說︰樹懷孕了!
隨著高度下降,林間色彩開始有了變化,黃的、紅的顏色點綴綠山林。
彎彎樹枝,坐坐測試樹的韌度。
12︰20 逐著冬天的腳步,從石門山東稜來到塔次基里溪,尋找塔次基里溪冬天的顏色。楓紅翩翩、風情款款…紅色黃色綠色和諧中交錯色調,這就是屬於屏風山下,塔次基里溪冬韻之美!
塔次基里溪畔營地,幅地大又平坦,是個不錯的營地。
路在溪的對岸,不想脫雨鞋,試圖尋找過溪點,然還是沒辦法,只好乖乖脫鞋過溪。
赤腳涉過冰冷寒凍的溪水,冷凛刺骨、凍麻雙足,慶幸我們只需涉這道溪水。
12︰55塔次基里溪上方,古關原台地午餐。
午餐後逛台地,通紅落葉鋪地,逐了這季的美。日據期間,日軍從克難關經石門山,下到屏風山鐵線吊橋附近的古關原駐紮,作為軍用物資與糧食運補的中繼站。
駐在所附近少不了的物品…酒瓶。
14︰10離開台地。
營火痕跡。
大石。
有故事的酒瓶蓋。
斑駁樹葉。
大岩壁,涓涓水滴自石壁上端流下。
大倒木橫擋在路徑中,唯有壓低身體穿過大倒木。
石縫下大臉盆。
14︰45鐵線吊橋營地。
離開鐵線吊橋營地,往登山口路徑續行。
紅豆坡岔路。
紅豆坡岔路前的路,還有印象,過這地形後,全是新路。
↓二裂唇莪白蘭。
過溪後開始一路陡升路,2公里路落差600,循著舊保線道爬升,這段上坡路將今天沒流的汗,淋漓盡致全然釋放。
16︰56回到台8線111.2K屏風山新登山口,結束今日石門山東稜下塔次基里溪尋幽訪古行程。
↓今日行程記錄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