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計劃由26K上中雪山,因26K營地無水,往前推至28.2K營地,營地變動,行程也有了變動,改走28K中雪山替代路線,由28.5K上主稜鞍部岔路。
選擇走中雪山替代路線,水也是一大問題,必須從28.5K溪谷背二天的用水。話說︰雪山西稜逆走一次,不知其苦,還可以理解,但從28K逆走陡升至主稜鞍部岔路,我還能走三次…不知是笨?還是傻的無知!
2/27日 28.2K營地→主稜鞍部岔路→可汗山東峰→可汗山→知馬漢山北峰→志摩山【宿】
05︰37 離開營地,經過28.4K營地,紮了好多頂帳篷,這些都是雪山西稜下來的隊伍。28.5K溪谷裝2天用水,登山口後開始陡升,加上水的背包更加沉重。
07︰20 崩塌地形,這裡崩塌的好嚴重,現都要高繞通過。
望對面樂山雷達站,常在加里山看雷達站、雪山聖稜線及西稜,今天由不同角度看雷達站。
07︰57 乾溝上溯。
08︰22 大雪山之門,休息。
離開大雪山之門,溫和陽光照耀在箭竹草坡上,一股暖流湧入,這冬陽讓人舒服。雖有陽光,然避風處箭竹、植被覆上一層冰霜,昨晚這裡溫度相當的低!
08︰58 主稜鞍岔路,取右續往可汗池方向。
箭竹草坡望看中雪山稜線。
高大箭竹,尋著密林路底鑽箭竹,中雪山替代路線少有人踏訪,路條不多,遠遠一條,阿國及小貓補了不少路條。
09︰45 可汗山東峰,標高3034公尺,無基石,台灣268之一。沒有基石,阿國搬塊石頭當基石,取出紅漆標註山名及高度,感覺正式多了!
10︰14 離開可汗山東峰。
10︰42 可汗池,名為池然長年乾涸,在此午餐。
11︰35 離開可汗池,可汗池上方箭竹坡有二個圓形石堆,石堆不知何用途,猜測有可能是獵人堆疊,做為避風之所。
11︰57 可汗山又稱湖畔山,標高3079公尺,無基石,台灣268之一。由於要趕路,阿國沒拿紅漆出來寫石頭,等有心人造訪時再補上囉!
可汗山頂下方看天池,記錄這池是穩定水源,只是水質有點褐綠色,濾過還是可以取用。
可汗山看小劍山、佳陽山及北三錐山。
12︰09 離開可汗山。
又是箭竹密林陣。
穿過箭竹密叢後接上勘察道,穿梭在高大箭竹裡,路徑清楚,比起前面的密林陣,這勘察道山徑走來真是舒心。
12︰36 知馬漢山北峰第一岔路,往知馬漢山北峰路是陡上,阿國看了一下航跡,考慮再往下一個岔路上知馬漢北峰。
雖說勘察道好走,仍是有些阻礙路段,貼岩壁、鑽倒木,然還是比沒有路徑的矮植被、箭竹路來的好走。
13︰08 勘察道上鷹嘴岩。過鷹嘴岩後有段崩壁拉繩段,高繞後再接回勘察道。
13︰25 知馬漢山北峰第二岔路,下背換輕裝。一開始還有路條,走了一小段後無路條可循,只好抓方向走,盡量找箭竹不密的方向鑽,遇倒木又要想辦法繞路通過,就這樣折騰,費了不少時間與體力。
14︰18 知馬漢山北峰,標高3085公尺,無基石,幅地小,沒法拍團照。有道是︰路遙知馬力,今天更加體會到路遙知馬漢北峰呀!沒山頭那為什麼還要來呢?或許是台灣268之一吧!
離開知馬漢山北峰,沒有依照來的路徑回,阿國看了航跡,目前位置距離勘察道不太遠,決定來個切西瓜路線,通過箭竹草坡後直切下勘察道。
14︰59 回到第二岔路放背地方。整理好背包,續往志摩山前進。
背了一天的水,陡上碎石坡,好無力。
15︰58 志摩山三岔路,放包休息,比對一下航跡,幾位伙伴地圖標註的志摩山已過,大家正覺納悶,還好阿國往前走發現志摩山不銹鋼三角基座,不然又要往回找三角點了。
志摩山,標高3145公尺,不銹鋼三角基座,台灣268之一。
回到岔路,原今晚要紮駐在小胖池營地,算算時間到小胖池營地還要2小時,肯定是摸大黑,況且隊員有些狀況,阿國領隊宣佈今晚就紮營在三岔路,大家心歡喜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