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近期最夯的行程,屬於冬季限定的行程~關門古道之卡社山、拉夫郎山西北峰。109年入冬後常看見山友PO登卡社山、拉夫郎山西北峰的美麗山景照。秋末冬初卡社山、拉夫郎山綺麗山景照,每見一次,心動一次。見此,便將卡社山行程納入造訪名單裡。
佐藤山歸來,郭大哥便著手安排卡社山行程,前一晚先進雙龍部落,夜宿雙龍村前村長(田村長)家民宿(1人/1晚/500元)。
2/21日雙龍部落→合流坪→丹大林道3.8K卡社山登山口→卡社山→拉夫郎山西北峰→拉夫郎山→丹大林道6K→丹大林道4K停車處
清晨6時離開田前村長民宿,沿台16線臨29便道0 K起點往合流坪,行至11.8K便道終點孫海橋前(舊台16線41.25K終點)。
舊時的孫海橋於2004年7月3日受敏督利颱風侵襲,濁水溪暴漲,導致舊時的孫海橋被暴漲溪水沖毀。後再興建丹大吊橋,也於2008年辛樂克颱風侵襲而損毀。其後進入丹大林道必需依靠流籠,或是於乾季時期開闢溪床便道,才得以到對岸接上丹大林道。
此時正逢乾季,溪床便道架有鋼橋,方便車輛進入丹大林道,但建議開高底盤車輛。下切溪床黃土路,路面坑洞有落差,考驗駕駛人技術。
通過溪床,接回丹大林道。丹大林道1K舊路崩塌,改道高繞。行至3.8K左側廢產業道路岔路,既是卡社山登山口(電桿丹大枝73)。因登山口無停車位,車續開至約3.9K處較寬空地停放,這個空地可停放4部車。
獵人駕著摩托車下山,後座有戰果。
07︰02 停車處往回至3.8K卡社山登山口。路旁水源,可利用。
電杆上噴3.85K處可停一台車。
07︰05 3.8K卡社山登山口起登。
順著廢產業道路之字而行。
山徑旁種植油桐樹,冬天落葉的油桐樹,光禿的枝幹,更添冬季的蕭瑟感。
左側山坡砌石駁坎遺址。沿途山坡地有許多舊時墾地的砌石駁坎。
07︰40卡社山登山口,廢產業道路終點,循左側山徑續行。
樹林裡正逢野櫻花盛開,嫣紅緋櫻點綴蕭瑟的山林景色。
08︰17 主稜岔路,左往卡社山;右往拉夫郎山西北峰,取左登卡社山。
稜線望待會訪登的卡社山。
沿稜而行,山徑路乾淨,微風徐徐吹送,走來舒服怡人。
08︰35石屋遺址。
稜線開闊處,治䒢山頓坐前方,望看遠山景,清水山、郡大山、玉山、南三等山容迤邐展開。
08︰51卡社山,標高1481公尺,三等三角點,編號5973。卡社山扼守著丹大溪隘口,來自武界的濁水溪在此與丹大溪匯流。卡社山也是登山者進入丹大溪山域的第一座可攀的山嶺,今年為山界最夯的攀登行程之一。
此行用心的山友攜帶反光板,讓逆光黑暗的臉,呈現明亮美照。
09︰18離開卡社山。
09︰33稜線岔路,續往拉夫郎山西北峰。
09︰37石屋遺址,看看石屋砌石,這戶人家範圍不小。
離開石屋遺址續行。
這關門古道上的稜線山徑,林相極是優美,栓皮櫟樹形奇特,令人嘖嘖稱讚,每見一景一物,讚譽連連!
古道稜線低鞍,開始爬升路。
稜線南邊視野佳,東巒大山、無雙山、玉山諸峰、郡大山、清水治茆等山嶺依列呈現在眼前。
09︰53斷稜下低鞍石屋遺址 。
餘燼,清晰的灰炭味,推測昨晚有人在此駐足過。
稜線高處,回首卡社山、水社主峰及大尖山。
10︰04家屋遺址,石砌牆,觀這家石屋規模不小,當時也許是個望族。
稜線南望有櫻花襯托下的治茆山,另顯現出不同的山容之美。
10︰11 1521山頭,北瞰干卓萬之卓社大山及冠山。
稜線俯瞰丹大溪流。
藍天下的栓皮櫟樹林,一種屬於冬天的美;一種氛圍和諧的美;一種只想留住當下的美!
10︰35山徑旁巨大蜂巢,還好蜂已棄巢離去,若還有蜂活動,這可要謹慎通過為妙。
拉夫郎西北峰前最低鞍,此段古道地形較為狹窄且路轉陡,循稜線陡坡爬升。
拉近丹大溪谷,試圖看是否有人在溪床溯溪。
10︰50拉夫郎山西北峰,又稱哈珠蘭山或卡社山東南峰,位於南投縣信義鄉,標高1611公尺,森林三角點。原以為到了西北峰後即往回走,然郭大哥說要加碼走拉夫郎山,再下切丹大林道,來個O形。
離開拉夫郎山西北峰後,肚子好餓,有些後繼無力感,這個坡爬的好辛苦。
11︰34 平坦營地,終於可以放飯囉。
午餐休息處,巧遇岳界名人雨林。
13︰02離開平坦營地,續往拉夫郎山。
13︰20拉夫郎山、丹大林道三岔路,取直往拉夫郎山續行。
遙望玉山主東北峰。
13︰24 右稜下蜂巢,查12月份前人記錄,那時還有蜂在活動。
走在高大樹林間,仰望參天的栓皮櫟樹,這優美山林,即便路程辛苦,也是不虛此行!
遙遙之路,拉夫郎山前的假山頭,原以為到了拉夫郎山,但非也,讓我們又失望了,再加油囉!
14︰08拉夫郎山,標高2601公尺,無基石。
視野大開,南三段諸峰展現,丹大林道、三分所皆可見。
拉夫郎山望前方圓厚山頭既是加年端山,加年端溫泉應該就在山腳下的丹大溪流處。
14︰45離開拉夫郎山,回程沒依來時路走,上稜線路,山景大不同,別有一番風貌!
接回高聳栓皮櫟寬稜路。
遇樹下遺留的保特瓶水。
15︰11抵巨蜂巢處。
15︰15岔路,取左下切丹大林道。
拉夫郎山下切丹大林道,路徑布條稀少,重要轉折點,郭大哥不時加強布條,讓後來者更有明確方向可尋。
補強布條。
15︰43黑腹虎頭蜂巢,記錄還有少許蜂活動,小心通過。
15︰53 接關門古道路。
15︰58關門古道下切丹大林道岔路。陡下的路況不是好走,樹葉舖蓋易滑,鬆散碎土路,需小心踏點,還好是在好天氣下走這條路徑。
16︰15多岔九芎樹。
16︰17稜線開闊展望點,可望看二分所,休息。
16︰28 續行下切路。
16︰40電塔。
16︰50 舊遺址 。
16︰55石砌,耕地駁遺址 。
17︰02不知何用途之石砌遺址。
石砌遺址旁廢棄獵寮,旁還有水泥椿水準點。
17︰05 接上丹大林道6K處。
丹大林道6K,踢回3.8停車處。
丹大林道右側5.2K,地上石頭箭頭方向不知可通往哪兒?
丹大林道俯瞰蜿蜒的丹大溪流。
17︰28 二分所前山溝水源。
17︰35二分所管制站,林務局南投林管處丹大14林班駐在所。
丹大林道4K處,空地勉強可停二部車。17︰48回到3.9K停車處,結束卡社山連走拉夫郎山西北峰,順登拉夫郎山下丹大林道O形行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