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1日 停機坪→治茆南峰→治茆山→治茆南峰→停機坪→人倫林道→巒安堂【宿】
今天行程輕裝登治茆山後回營地,再往巒安堂推進。6時離開停機坪,破曉時分,東方日出霞光渲染在南三段-東郡山列稜脊線,呈灰藍橙黃色彩。
天色明亮,山徑沿稜陡升。
朝陽穿透杉林間,灑落一片金黃山林,感受暖暖晨光之美!
陽光下…玩玩相機小技巧,一樣的山巒景致,呈現不一樣的山容景色。
小巧玲瓏馬醉木花。
高大鐵杉林,穿梭箭竹、翻越倒木區,勇往治茆南峰。
07︰45治茆南峰。治茆南峰無基座點,枯木上的大靈芝充當南峰地標。
07︰55 離開治茆南峰,先是一路下降至鞍部,再陡升治茆山。
08︰40 治茆山,標高2909公尺,一等三角點,位於南投縣信義鄉,岳界將治茆山與治茆南峰共稱「治茆雙塔」,獨特的山形在中部一等展望的山頭,都能看見「治茆雙塔」。治茆山自清朝及日本堡圖既有標示此名稱,臺灣山岳雜誌有這段敘述︰「慕名治茆山者眾,雙龍進出雙塔峰;近看巒郡望南三,名山練就登山功」。
治茆山三角點旁地標樹~鐵杉。話說治茆山為一等三角點,然因周邊箭竹及雜樹高長,遮蔽視野,毫無展望。
三角點斜後方,箭竹叢隱約有一條路徑,是通往治茆北峰,連接黑黑谷方向。
09︰20 離開治茆山。
09︰40 大倒木,繞行。
10︰10 回到治茆南峰。休息。
10︰20離開治茆南峰,穿梭箭竹、越過倒木,來時是陡升路,回程一路下坡路。
開闊處遠方山巒~馬博橫斷與東郡山列稜脊線。
11︰30 回到登山口。輝哥隊伍紮營在登山口前林道上,這裡遮蔭、避風是個不錯的紮營點。
11︰35 回停機坪,午餐。
13︰00 離開停機坪,往巒安堂前進。往巒安堂的路在停機坪西邊-右側山林上切,再接回林道。勿順著右側寬大林道走,因林道坍塌,無法通行。
13︰10 爬升一小段後接回人倫林道。
走在優美的人倫林道上,想著林業興盛時期的林道風光。
13︰15 林道上的廢機車。這台廢棄HONDA機車,車身算是完整,就是非常機車…動不了!
順著人倫林道走,繞行彎過幾個山腰,開闊處眺望治茆南峰山容。
13︰45 廢棄工作站。
13︰45 人倫林道岔路,山壁樹蔭下一個綠色標語牌︰「保護森林 人人有責」。左側林道聽說可以下至郡大溪;取右林道續往巒安堂。
14︰30 崩塌水源,涵洞溪溝,紀錄上有水源,但因枯水期,無水流。
走在松針綠草植披鋪路的林道上,雖說廢置已久,路況仍保持平坦完好,鮮有塌陷危險地形,走起來很舒服怡人。
14︰40 標示鐵牌,牌面斑駁,字跡模糊,看不清楚是什麼字,隱約只能看出「張 ?水 ?」。
又見山老鼠猖獗盗砍痕跡…。
14︰55 林道左側,76.2台電濁水BM3基石。
林道旁的枯木,猜猜像何種動物?
15︰25 林道崩塌地形,雖是崩塌,其危險不大,行走安全。
15︰45抵達牡丹園。轉載網路舊人倫工作站區域圖,先來瞭解人倫工作站區域配置。南投林管處水里工作站 - 人倫分站,舊人倫工作站位於人倫林道37.6公里處,為巒大山林場伐木時期的行政中心,位於西巒大山東側。
最下層是人倫牡丹花園與苗圃,沿著中央大道而上,兩旁高地分佈有木造員工宿舍、菜園。順著而上接回林道主線,林道右側續行有發電儲油室,以及小溪水源處;左側則有倉庫與撞球間、維修車庫及西巒大山登山口。最上層則是祭奉福德正神的巒安堂、福利社,辦公室及廁所。
偌大的牡丹園,鐵構建築物下花圃遺址仍在,規模不小的牡丹園,想像培育栽種時期的繁榮盛事。牡丹園-林務局在此培育許多牡丹品種,計有25種400餘株,有人倫牡丹花園之稱,70年代時期許多文人雅士、慕名者專程前來觀賞。隨著伐木林業停止,林務局停止栽培後,據說原本的牡丹已經移植至阿里山栽種。
順著中央大道往上方房舍前進,左側三棟四連間宿舍隱藏在樹林間。
穿過李花園,拾著紅磚階梯而上,再次接回人倫林道。
林道右方有個水泥水塔,也是待會取水方向;左方林道旁立有林務局「登山注意事項」及「進人山林,注意防火」鐵牌。
順著八字形斜斜的階梯而上,來到最上層,對照位置圖,這間應該是當時的福利社。
這次行程最想看的就是巒安堂,重裝未下,即先探巒安堂。座落在山林裡的巒安堂,紅磚砌成的金紙爐依舊存在,巒安堂外觀仍舊完整,紅樑下左青龍;右白虎墨彩圖,。
門前的對聯︰「巒巍聳立雲山騰瑞氣、安鎮人倫林地顯禎祥」訴說著昔日伐木行政中心的輝煌。然而當林木伐盡,人聲漸漸消退、沉寂,繁華落盡的人倫工作站隨著歲月在此慢慢的流逝。
堂內陳設不在,樑上白色燈飾,牆上對聯字句及壁畫彩繪仍是清晰保存。
繁華落盡的人倫工作站辦公室,人煙退盡,屋況及外觀嚴重破損,內部牆壁剝落,不知何年將隨著時間,而消失在山林之間。
16︰10工作站辦公室內打地舖,安頓好睡覺位置,往林道左側溪溝取水。
林道旁廢棄纜線,訴說著林業興盛伐木時期的盛況。
發電機室儲油間。
林道約300公尺處溪溝,由於冬季乾旱,溪溝無水,往上約30公尺處有小量伏流水,只能用塑膠袋貼近水流,慢慢引流取水。
17︰10 因水量極小,40幾公升的水耗了30分鐘,返回工作站。 趁著太陽未下山,光線足夠,大夥往巒安堂拍團照。
工作站前方展望好,觀看南三段-東郡山列夕陽餘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