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水族館館友們討論探訪南橫東段,最隱密一處野溪溫泉“轆轆溫泉”時,腦海油然想起94年與鬥魚初訪轆轆時的情境。那時的我,對山完全是懵懵懂懂,只會傻乎乎的跟著走。
而初次的轆轆溫泉給了不錯回憶,看著大家熱烈討論轆轆活動,心裡滿想再去走走,若鬥魚能參加,我也報名參加。也許鬥魚聽到我的心音,排除困難加入這趟轆轆溫泉之旅。歡喜的,9年後姐弟倆能再度結伴,重遊轆轆溫泉。
12/19日水族館的館友們相約來到台東,Jazz與朋友們進住台東民宿。我與鬥魚及貓大共乘一部車,希望明日能早些進入轆轆溫泉,不住民宿,連夜進入南橫公路,再覓空曠處紮營。
12/20日清晨的南橫公路上,或許因嘉明湖國家步道整修中,暫時不開放山客入山,只有幾部在地車輛通過,倒給了一份寧靜的晨間山林。
與鬥魚爬山,決不會少掉沖杯自家烘焙的鬥魚咖啡,今天的動力從這一杯咖啡開始。
07︰30起程,車子進入下馬產業道路。產業道路前段是水泥路,幾道髮夾彎處,4輪傳動車需轉動幾次方能轉過(岔路口左轉)。
路徑沒有指示標及布條,循著紅色塑膠繩方向行。後段泥路濕滑,輪胎游走在顛簸的泥路間,險象頻頻,考驗駕駛人的技術。貓大拿出昔日開林道的勇悍,穩住方向盤勇往登山口。
07︰50工寮;08︰15出發,陰沉的雲層,稍給一個不隱定的天氣狀態,氣象報告雖說這二天還是處在陰雨濕冷的天氣裡,然是期盼能雨停雲開。
開始陡升250公尺,需翻越江波古山西鞍下切大崙溪谷。
08︰30第一倒木
08︰40第二倒木
08︰55稜線古道隘口(H1450m)。翻過隘口進入關山越嶺古道大崙支線。
09︰05沿等高線腰繞緩降關山越嶺古道。(關山越嶺道,是台灣數10條古道中最長的一條,完成於民國19年,是日本人為統治控管布農族山胞所建築的步道,從高雄六龜起經桃源、梅山、新武至海端,全長170公里,貫穿東部新武呂溪與西部荖濃溪流域,沿途共設置了19處駐在所及3座砲台。)
林道盡頭,開始陡降830公尺。
煙霧飄渺林間,山徑楓紅落葉,樹梢端,遲延轉色楓葉,緊緊依戀著。
陡下濕滑路徑,走來戰戰兢兢,下降速度放慢,只求能平順抵達溪底。
紅色美人腿(生病的樹幹)
10︰50石洞營地
10︰55獵人帆布營地,山澗溝有水源。
11︰20石板屋遺址
崖邊空曠處俯瞰大崙溪與轆轆溪匯流口,溪流峽谷全景,約10分後即可下到溪床。
12時,終於下至大崙溪,結束陡陡陡的下切山徑。
轆轆溫泉,9年後再度到來,二岸溪床有所改變,9年前初訪所紮營的地方已是佈滿礫石。
↓ 94年紮營處
選擇對岸紮營,過溪…最深水位及大腿處,二岸溪裡尚有前人留下的繩索,拉繩確保,通過無慮。
營地下方溪床,探有地熱,開始挖溫泉池…
動靜對比~濤濤溪流畔,造個原汁原湯的溫泉池。
造池工程施工,唯一開挖工具~鋼鍋︰煮飯、煮水、挖池全靠它…。隨著面積擴大,越往地層深處挖,高溫泉水湧出,腳底不時被湧出的地熱水燙著,即便是燙腳,心裡為能挖掘到熱溫泉而高興。
試坐深度~
泡完湯,再沖一壺茶,最享受的一刻…
細心的鬥魚,挖池鋪路,往營地細沙地鋪上石塊,免得沙石沾腳,享受完美泡湯。
14︰50第二批隊友到來。
沿著大崙溪左岸前進,溯溪探訪峽谷深處最大地熱噴泉。
↓ 94年所拍攝-游溯深潭
漸入深谷,二岸不難看見越來越多的溫泉露頭,微量的溫泉滲出岩壁,濕潤的山壁,附著礦物質沉積物,形成不同顏色的岩壁,賦給五彩繽紛的瑰麗岩石。
石壁傳出呼嚕呼嚕的地熱滾動聲,洞口噴出高溫熱地氣。
碳酸鈣乳石
接近主泉口,沸騰露頭處處可見,有間歇性的噴泉,蒸氣瀰漫整個轆轆溪谷。
↓ 94年所拍攝
沸騰、強強滾的地熱噴泉源頭…汩汩流出滾燙的熱泉水,靠近熱泉的石礫皆是高熱度,處處小心免得燙傷。
沸點破百地熱噴泉
水族館成員合影…
乳白碳酸鈣流泉,溫泉滲出口的碳酸鈣沉積物另有趣味。
鬥魚與Jazz二人繼續往凱翁大峽谷深處前進,我們則先返回營地。
↓94年所拍攝
Jazz覺得池子太小,容不下10人,繼續拓寬工程。
泡湯看星星…只是今晚星星爽約不露臉,遙遙之路能如願泡個原汁原湯的野溪溫泉,享受野溪溫泉浴,陶醉於世外桃源之樂,以心滿意足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