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農曆年假長達9天,喜愛山林的我,正好可以利用年初三後的假日,排個山旅行程。原計畫與山友走訪大小劍山,且入園入山申請皆已辦妥。然當接獲郭大哥邀約走大安溪三俠之老松山、無名山時,不作二想的取消大小劍行程,跟著郭大哥探訪老松山、無名山。
老松山、無名山是座不容易親近的中級山,想探訪這兩座山的山友,可採山路由230林道進入;或採水路由大安溪溯溪進入。然若選擇水路由大安溪進入,必需考量溪水的問題,唯有在枯水期時,才能沿溪上溯探訪。而大多數山友選擇由230林道進入,走合流山順訪老松山或無名山。這次探訪老松山、無名山,正逢冬季枯水期,大安溪水位不高,我們選擇採走水路進入。
2/7日下午13時苗栗出發。沿苗140線往苗栗縣泰安鄉梅園前進。看前人走水路的紀錄,是從梅象大橋下切溪床,開始踢溪床路。而我們多開一段約10幾分鐘的山路,再轉蜿蜒農路至農路底,距離大安溪川中島附近的菜園停車,由此起登可以少踢約1公里的溪床路。
14︰40 菜園出發。
14︰45 越過堤防,順著堤防下切進入大安溪溪床,右側溪床是通往梅象大橋;取左溪床往上游溯行,溪床右斜方有一座川中島,開始踢漫長的溪床路。
溪岸旁的廢鐵,不知原來用途?
細看川中島山腰有個水泥建築物。
偌大的溪床,石頭遍及,順著吉普車車道走,一來較為平坦好走;二來有明確方向。
大安溪的誘惑~連外國人都知道來這裡釣魚。
食蟹獴的排遺。
大安溪適值枯水期可輕易涉水過溪。
碧綠潭水…
遠遠看見對山豎有一個白色標牌,南坑溪匯流口既右岸。
核對位置,對岸既是無名山登山口,溯溪過對岸。
16︰30 無名山登山口,紮營。
夕陽西下,大安溪谷夕幕…紅橙霞光照耀山頭,映照溪水,隨著夕陽餘暉,緩緩拉下黑夜序幕!
2/8日今日行程登訪老松山。05︰30 離開營地。黑暗裡,尋著吉普車車道走。適逢枯水期,遇需涉水處,小心涉渡溪流,安全無慮。
天色漸漸明亮,一路順著溪床行,偶時由左岸轉切右岸;再由右岸切轉左岸,交互的循溪而上。
06︰35 老松山登山口。涉水過登山口,換鞋。
06︰50岩壁開始起登,起登約走2分鐘既是錯誤的開始,錯過切下支流的路,而沿稜直上。後查覺不對,折返回支稜下切點。
07︰55回到支流切點,沿支流上行約走3分鐘,見右側樹林掛有布條,其為老松山登山口正確位置。
08︰00老松登山口。因切錯稜線,往返間浪費了1小時回到正途。休息。
08︰10 出發,開始一路的陡上坡。從登山口(H840M)至老松山山頂(H2133M),直線距離為1.9公里,然卻要上升約1300公尺,可想像其路徑的陡升幅度及爬升高度,是多麼的有效率。
08︰40 山字記標…。
09︰15 芒草區,目前標高約1300公尺,芒草叢裡有輔助拉繩。
09︰20 結束芒草區,開闊處眺望對山雪見及大安溪流。西北面眺望盡尾與二本松等山,西南面為無名山連稜,北面為東洗水山連稜。
10︰00 平坦處休息。
一路毫不囉唆的陡升坡,走到我臉都快與這棵樹一樣變臉…哭哭!
崩塌地形,繞路上切至崩塌地上方。老松山整體山徑,除了無止盡的陡升,還需跨越橫倒木,穿梭密雜林,如實是體能與毅力的大考驗。
10︰55 山徑旁被遺棄的睡袋。
一路陡升坡,可以看見前人留下的紅色粉筆字︰「特一等、白等、一定等、不等了」…!11︰08遇見「特一等」。
11︰15 「白等」!
11︰27 「一定等」!
11︰30 「不等了」…。起初不太理解字的用意,當看見「不等了」!而離老松山三角點以是不遠處。沿路的“等”字,或許是前來攀登的山友給同隊伙伴的心情留言吧!
一路陡陡陡的陡上老松山,陡到兩腿抽筋,11︰35終於登上老松山。老松山,屬苗栗縣泰安鄉,標高2133公尺,三等三角點6625號與補寺(18)森林三角點。山頂毫無展望,可通往合流山與大雪山200林道。
午餐休息時,另有二人組到來,話說老松山是冷門山,還是有山友願意踏訪的。
13︰05離開老松山三角點。攀登老松山,整個山徑裡都能看見《歡迎光臨》紅色或白色布條,明確的指引前進方向。
三叉稜樹幹新砍痕~獵人上山沒有所謂的綁布條,而紀錄所走過的路,是以砍削樹幹方式,作為標記。
異形樹瘤…
穗花蛇菰~據原住民前輩稱“山狗鞭”是藥虎“有壯陽功效“。
14︰05 下降至約標高1500公尺處,尋找紀錄裡的“開膛破肚“牛樟倒木。
14︰45 回到芒草區。
15︰45 瘦稜山壁。
15︰50 登山口,平安順利陡降回到支流處。
紀錄上小瀑布上方深潭。
瀑布上方石壁營地。
16︰15 回到溪床。換鞋,續踢溪床路回營地。
金黃夕陽,照映大安溪及兩岸山林,逐著夕陽餘暉,補捉大安溪谷絢麗景色。
05︰25 回到營地,結束約12小時老松山長征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