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二段自105年山難事故後,太魯閣國家公園既不開放O型路線申請。如想完成北二段閂山、鈴鳴山、無明山、甘藷峰4座百岳,必需採分段式或是Y型路線完成。
北二段前段閂山、鈴鳴山去年清明節連假時,隨同山友走訪順利完成;而北二後段無明山、甘藷峰這兩座山頭,則是安排這次的中秋節3天連假去完成它。
9/22日 清泉橋→11.7K→17.5K→耳無溪營地【宿】
清早4時苗栗出發,這次山友阿祥駕駛高底盤車,730林道一路開進11.7K最後行車終點處。9︰05整裝後出發。
10︰25 15K瀑布水源,枯水期時,這裡是個重要的取水點。
10︰45 廢機車處,這機車點,凡經過山友必會拍照留念一下。
730林道王小明接駁車連絡電話,下山如需請接駁車,在廢機車處即可打電話請車。
11︰15 17.5K 登山口,直行往閂山鈴鳴山;左下切往耳無溪,今天我們的目的地耳無溪,休息午餐。
11︰45 出發,下切耳無溪。
12︰10 乾溪溝,沿溪溝直下取右前的路徑續行。
12︰20 耳無溪森林切點,眺望前方山頭無明山及鬼門關斷崖。
12︰35 下切崩塌地形後,接樹林山徑路。
13︰10 抵達耳無溪樹林營地(H1948M)紮營。這次無明山甘藷峰行程,不想辛苦揹水,陡升3小時到遠多志山前營地紮營,決定紮營在耳無溪營地,明天再早早出發往無明山。
9/23日 耳無溪營地→遠多志山→甘藷南峰營地→鬼門關斷崖→無明山→鬼門關斷崖→甘藷南峰營地→甘藷峰→甘藷南峰營地→遠多志山→耳無溪營地【宿】
凌晨2時離開耳無溪營地,往無明山出發。一路陡升路,黑漆漆寂靜山林,路過昨天二隊揹水的重裝隊伍,昨天的午後雷陣雨,迫使他們紮營在樹林平坦地。
06︰05 甘藷南峰營地(H3157M)。由耳無溪上甘藷南峰營地,陡升約1210公尺,走了4小時之久。想起第一次走北二段O型縱走時,曾說過︰「如果由耳無溪上甘藷南峰,肯是傻了!」然這次我竟然做了傻事,由耳無溪陡上甘藷南峰。
06︰30 甘藷南峰營地續往無明山前進。
06︰40 穿梭在箭竹密叢中,抬頭看見樹幹上掛著一台相機,潔淨的相機鏡頭勾住我的目光,好奇的想拿起機身研究,然而當發現背帶上長滿青苔時,一道聲音告訴自己,不要動!默默拍完照後,繼續趕去。離開後心中納悶,是誰~讓回憶留在這裡…!
可遇不可求的景象…觀音圈。
透出樹林,開闊處,中央尖山露臉。
07︰35 鬼門關斷崖30米垂岩段。
鬼門關斷崖眺望看中央尖山,周邊雲氣冉冉昇起,讓剛毅的中央尖山顯得柔和。
鬼門關山。
山溝崖壁,努力上登鬼門關山。
鬼門關山前斜面崖壁,拉繩橫渡安全無慮 。
無明池前箭竹草原,前方的山頭,就是今天目標之一“無明山”。
09︰10 無明池營地。
無明池水映藍天。
09︰50 無明山,標高3,451公尺,二等三角點,編號1450,為台灣百岳名山「十峻」之一,也是中央山脈北二段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山岳。
雲開霧散藍天現。
10︰20 離開無明山。
11︰05 下鬼門關段。
12︰50 甘藷南峰營地,續往甘藷峰。下雨穿梭在杉林及箭竹密林中,走在濕漉漉的山徑中,完全沒有意願拿出相機拍照,心裡只希望隊友能堅持的走完這段路。
15︰05 甘藷峰,標高3,158公尺,編號6362。甘薯峰又名甘藷山、中央南山;北接中央尖山、南連無明山。
17︰10 上上下下3個山頭,爬升最後一道箭竹陡坡,開闊處望看中央尖山及甘藷峰,這可說是甘藷峰辛苦路程的最好犒賞。
雨後的武陵四秀及大霸山容。
17︰20回到甘藷南峰營地。隨著夜幕垂沉,隊友二人還在苦戰中。雖然雨停了,而一身濕淋淋的,頂著寒氣,還是要等隊友到來。這趟無明山、甘藷峰二顆C+的百岳山旅,冒雨走來,真的好艱苦!
經過20分的等待,隊友終於回到甘藷南峰營地,推算時間回到耳無溪營地,還要4小時之久,摸黑的必定的。
18︰40 遠多志山。黑暗裡摸黑下山,漫漫長路,步步為營。21︰45終於回到耳無溪樹林營地,結束今日無明山、甘藷峰19小時艱辛的路程。
9/24日 耳無溪營地→17.5k→11.7k→清泉橋
昨日的長征,話說是要睡到自然醒,但還是早早就醒了,悠閒的享受耳無溪的晨光。8︰20拔營離開耳無溪樹林營地。
順耳無溪上溯,沿溪谷一路陡升回到730林道17.5K處。
回首無明山、鬼門關斷崖稜脊……我還會再做傻事嗎?
11︰20 爬升回到17.5K。帶著愉快心情,漫步在綠意盎然的730林道上,幽美山林讓人心情美麗。
綠色山林裡,些許的紅黃落葉鋪地,感受秋天的氣息,已漸漸來到730道。
730林道上的穗花蛇菰(雌株)。
穗花蛇菰(雄株)。
13︰10 抵達柵欄處。結束3天2夜北二段無明山、甘藷峰逆走行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