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12日 丁坡切→羅坡切【宿】
今天行程將從標高4410M的丁坡切(Dingboche)推進到標高4910M的羅坡切(Lobuche)。眺望對面山坡,背負我們行李的挑夫已上至山坡,而我們仍是不急不緩的慢慢前行。
爬升到昨日高度適應的佛塔約高度4500M,山路從丁坡切後面的山坡開始轉向西北,後段路況平緩易行。
↓千仞巨峰雪山,左為湯坡崎峰(Taboche,6367M)、中為喬拉傑鋒(Cholatse,6423M),右為羅坡切山(Lobuche,6367M)。
回盼,巍峨的岩稜雪山,左邊似馬鞍形狀的甘地嘉(Kangtega)6685M,右邊是唐瑟古(Thamserku)6608M。二座巨碩雪山前些天即與我們照過面,只是看見局部的山面,佇立於此處,可看見完整的山容。瞰山腳下村落費力切(Pheriche)標高4240M,回程我們將會經過並留宿一晚。
丁坡切後沿路即少有居民,廣大平坦的山區,還有少數牧民放牧,氂牛低頭吃枯草、玩耍鬥鬥牛角比力氣。
湯坡崎峰及喬拉傑峰下的石屋、猶如來到中古時期摩登原始人的世界中,依現代人身高比率,矮房高度只能容魔界哈比人的身長。
跟著感覺走~湛藍天空、迤邐的高聳雪山、白雲朵朵撩過山頭,腦兒放空、心情盪漾,享受愉快的山徑之旅。
↓ 雲遮半邊面的喬拉傑鋒(Cholatse,6423M),Cholatse 名字應該是自山下山坳的湖而取 (Cho=湖, La=山坳, tse=山峰),亦稱“湖神”。從丁坡切走往都卡拉途中,喬拉傑鋒的尖峰形狀特顯吸引人,尤其從丁坡切走在山谷上方,跟喬拉傑鋒只隔一個山谷之距離,如此的貼近。
遠方是羅坡切山(Lobuche Peak)標高6367M,前面褐色山坡明顯的陡上石坡路,是午餐後的功課~哭坡,直達海拔4830公尺的都卡拉山口(Thukla Pass)。
走過一道自坤布冰川流下的溪流後,即達都卡拉 (Thokla)標高4620M ,午餐, 背後大山是塔波崎峰、喬拉傑峰,這裡是到羅坡切之前可提供食宿的最後一站。
大伙吃飽後將面對所謂的哭坡,今天最辛苦的一段,需要陡升約300公尺的山坡。走在高海拔空氣稀薄的石坡路,慢慢行,氣還能接上。而氣足的隊員竟能高歌,且以接力方式哼唱著,真佩服這些勇者。不去想爬升高度,聽著歌聲,不知不覺中已上升到山頂。
走上山坡,回望整個丁坡切和不一樣山形的阿瑪丹布朗等雪山。
海拔4830m的都卡拉山口(Thokla Pass),越過這個鞍部,即將正式進入坤布冰河的流域。此處堆置許多登聖母峰、洛子峰罹難的登山家紀念塚,各個墓誌上銘刻著生平事蹟。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家們於此長眠,一生熱愛大山,將人生盡頭回歸大山懷抱。
雪山下的勇士,一堆堆用石頭堆成的紀念碑,紀念歷年為協助攀登聖母峰等而殉難的雪巴人。
環顧四周視野開闊、遍覽群山,以阿瑪丹布朗峰(Ama Dablam)為首的一排雪山,藍天、白雲、雪山、旅人…構築美麗山景。
眼前開闊谷地發源自聖母峰坤布冰河(Khumbu Glacier)的末端冰磧區,通過鞍部之後進入另一個谷地,周圍的山景也將不同,猶如進入一片礫石採礦區。
↓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努子峰(Nuptse)標高7879M
↓ 羅坡切山(Lobuche Peak)6315M
岔路,左邊往宗拉(Dzongla),右行往羅坡切,取右羅坡切往基地營前進。
羅坡切(Lobuche)標高4910M, 最後贏家~不論生活條件是富裕或貧窮,人性本有貪念…。
羅坡切下榻山屋安頓好房間,續展今日另一行程,高度適應。
映~~淺池映山容
羅坡切旁的山丘約5100m做高度適應,俯瞰羅坡切村落及遠山山景。
鏡頭拉近與遠山冰川之間的距離,雲霧繚繞峭拔岩壁,氣勢震撼。海拔已上至5100公尺高,寒風凜冽,不敢久留,速回山屋。
留言列表